第(3/3)页 说完,直接便低下头,心中也有些慌乱。 因为张应星才能,他也只是在对方口中说起过。 至于具体如何,却并不了解。 所以宋公文,此刻将其推荐出来,是冒了很大的险的。 不过他觉得,既然对方能和陛下想到一起,眼光肯定是不差的,或许就能胜任呢? 正好,工部的吴尚书不是没人选推荐吗? 而宋公文此话刚出。 让在场众大学士纷纷心头一惊,然后转头太傅。 张正明呢,神色之中也有些吃惊之色,没想到对方会推荐自己的侄儿,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。 魏云弈则是皱起眉头,因为在印象中,似乎没有这个人存在,找不到相关的记忆。 当即,他开口道:“太傅,国丈说的可当真?” 既然是太傅的侄儿。 那当然要问本人才行啊。 尤其是魏云弈,其实对于老丈人的话,是有些不相信的。 你自己能力也就那样,而且还是读书之人,怎么会了解到这些呢? 所以,他更加信任太傅。 “这...” 张正明本想说,自己那侄儿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才能。 但看到宋公文推荐,然后又想起之前,对方说要多了解了解侄儿的话。 盘算着,是不是应该给应星一个机会呢? 万一真做成了呢? 如此。 也算是了侄儿一个心愿。 思绪至此,张正明点了点头,道:“宋大人所言不虚,我那侄儿,虽然对读书之事不算上心,但在这方面,微臣也相信,他是有才能的,陛下可以让他试一试,不行也可以换人。” 若侄儿没做到,自己的名声不算什么,但不能有损陛下的英明。 尤其是他也非常清楚,这两个工程影响都非常大。 所以才会说,让侄儿试一试。 而魏云弈呢? 在听到此话之后,陷入了沉思。 张正明是一个一心为国为民的良臣。 若换做其他事情,自己完全可以反着来。 但现在嘛,肯定要顺着。 败坏气运是败坏气运。 可这两个工程,影响非常深远,要用明君的方式来。 “那好。”当即,魏云弈点了点头,然后道:“就让此人试一试吧,命他暂任运河及直到督造使,位通工部侍郎,如果此人确实做的不错,就让他正式担任此职。” 督造使,是一个很笼统的官职,权力有大有小。 但大运河以及魏直道,是他非常重视的。 因此必须要赐予相应的权力。 而位同工部侍郎,是最好的选择。 “是!” 下方,众大学士微微躬身。 他们知道,在这方面是劝不了了。 如今陛下乾纲独断,说什么也不听,如此,他们也只能接着。 只是在场之人,全部将目光望向了宋公文,因为这两项工程太需要钱了。 如此,压力就来到了他的身上。 “既然此事已经确定,那接下来,就是有关征发徭役的事情了。”魏云弈道。 “陛下,征发徭役之事很简单。”这时候,兵部尚书林远松当即站了出来,当即道:“我大魏对高阳国之战,正好已经取得了胜利,徭役的话,从高阳国征发就行,几十万徭役,完全不是问题。” 高阳国不如大魏强大,人口也不如。 但也有数千万之多。 从这个地方征发徭役,绝对是最好的选择。 在加上已经被灭国了,无论于情于理,都是可以说的通的。 连张正明和宋公文在此时,在听到这句话后,也是不由点头。 “不行!” 只是这时候,魏云弈却直接拒绝了,当即道:“先不说在高阳征发徭役,需要耗费许多时间和功夫,会耽误进程,即便能征到,也会出很多的问题,比如高阳国人对我大魏,因为灭国之事,肯定怀恨在心,所以不行。” 这句话,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。 而此时,魏云弈一笑,继续道:“要征,就用我大魏自己的人。” “可陛下,开凿大运河和修建直道,至少需要几十万徭役,尤其要是在短时间内完成,怕是要达到百万之巨,如此一来,百姓肯定会怨声载道的。”工部尚书当即开口道。 工部,因为要修炼许多工程,所以用到的徭役,是比兵部还多的。 在这上面,自然最有发言权! 而徭役。 无论做什么都是无偿的。 若只有几万人还好,如果是上百万,一但闹起来,那就是天大的事情。 在场的人几乎都相当清楚,一个国家,若是重徭役,势必会引起下辖百姓的不满,而这种情绪一但积攒到一定程度,就很容易发生叛乱。 史书中,有多少朝代,因为此时元气大伤,亦或者直接灭国了啊! 因此他们觉得,在国内征发数百万徭役的事情,肯定不行。 这是自掘坟墓啊! “你以为这些朕没有想到吗?” 魏云弈摇了摇头,继续道:“朕早就想好了办法,那就是关于这两个工程所征发徭役,不仅要管饭,还需要给足够的工钱,且每个月都要发,还有就是,征发的徭役,必须年轻力壮,每家每户,只允许要一个人,老弱病残,不在其列!同时,徭役们在劳作时,也需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,不能起早贪黑。” “休息时间的话,那就是从巳时到酉时,过了这个时间,都要放下手头上的事情去休息,除非有重大问题。” “记住,这是朕的一个硬性要求,一但发现有人强迫徭役劳作,轻则罚俸,重则革职查办!” 没错,这就是魏云弈想到,既能消耗国力,有不至于加重百姓负担的主意。 试想一下,如果徭役劳作一个月,就能获得丰厚的报酬。 那他们还会反抗吗?怕是连高兴都来不及。 更为重要的是。 给徭役发工钱,就又让朝廷多了一项巨大的支出。 虽然百姓有钱了,可国家没钱了,算起来,还是消耗国力啊。 还有就是休息时间,从巳时到酉时。 简单来说。 那就是朝九晚五啊,还是不允许加班的那种。 加上这两项工程,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,都相当于铁饭碗了! 如此,绝对是两全其美! 国力消耗了,气运削减了,但却影响不到百姓。 就连魏云弈当初在想到这个主意的时候,也不由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感叹,太完美了。 只是。 当他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。 在场所有人,都全部愣住了,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话。 征发徭役,说管饭,这在情理之中,可现在,居然还要发工钱,还要给他们足够的休息时间? 巳时到酉时? 加起来都才四个时辰而已。 就连在朝堂为官的人,怕也享受不到啊... 因此。 五位大学士,包括张正明在内,皆是面面相觑。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过,有哪一个朝代是这么做的。 当然,众人非常清楚,如果是这个条件的话,怕是百姓们趋之若鹜,征发徭役的时候,肯定会比想象中更多,也更加轻松。 可最后的问题就是,这太需要钱了,怕是朝廷一年的税收,都根本扛不住... 所以,宋公文走出来了,带着苦涩,道:“陛...陛下,这样对朝廷的压力太大了,我们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钱啊。” 作为户部尚书,他盘算了一下,即便只征发一百万徭役,那所需的银子也是恐怖的。 想法是好的,可若要实施下去,真的太难了。 “朕说过,银子的事情,朕不管。” 魏云弈却在这时候摇了摇头,继续道:“不过,朕倒是可以给你提供一些思路,朝廷是没钱,但并不代表别人没钱,你施行摊丁入亩的时候,对此应该很了解了。” “至于用什么办法弄到银子,朕不在乎,但这事情,无论如何,都要施行下去。” “还有,朕所说的一系列之事,都必须推行到位,会让人监督!” “但凡里面的环节稍有问题,朕绝不姑息!” 在这种世界。 有些东西必须要用强权压制。 就比如征发徭役的时候,是否有人吃空饷,是否银子没发下去等等。 而能做到这一切的,唯有皇权。自己作为皇帝,别的事情可以不做,但这个,一定要顾及到位。 至于提醒老丈人弄银子的办法,其实也非常明显了,就是从那些盘剥百姓的士族、地主以及士绅们手中出。 有了这些,还怕没银子发下去? 且魏云弈也想到,这一招,或许还会让那些人对朝廷更加愤恨呢,也不尝为败坏气运的方法。 旋即,便不再思考,而是站起身来,环视一周,继续道:“好了,今日就到这里吧!” 说完这些,他也不理会众人的反应。 直接就走出了御书房。 只留下五位大学士站在原地,面面相觑。 他们对魏云弈的决断,确实非常不理解,觉得太疯狂了。 觉得这样,太不切实际了... 可如今。 他们又能怎样呢? 只能硬着头皮施行下去。 因为如果不愿意,众人毫不怀疑,陛下会换一个人来顶替自己的位置,所以,走一步算一步吧。 摇了摇头,林远松等三位大学士,也不说话,离开了此地。 他们的目的地,也自然是内阁办公地点。 而宋公文也张正明,则是有默契的跟在身后,但相互之间并没有说话。 只是在等到四周无人的时候,张正明终于有些忍不住了,皱起眉头道:“陛下...到底要做什么?” 说实话,今日魏云弈决定的每一件事情,除变法之外,每一条,都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。 若不是自己学生在旁边示意不开口,张正明绝对会站出来开口。 现在,旁边已经没什么人了,也就忍不住问了。 至于宋公文呢。 也是低着头,显然也在思索今日魏云弈做的那些决定,以及那些事。 在听到老师的疑惑之后,他稍稍沉思,最后说出了一句惊人之言:“学生有个大胆的想法,陛下之所以如此,或许...欲让天下大同!” ------- ps:错别字先更后改 新的一月,跪求月票支持! ------题外话------ 五月最后一天了。 自从上架后,风雪基本做到了平均每天万字更新。 算不上努力,但也绝没有偷懒,认认真真码字。 本书的成绩差,可也因为读者老爷们的支持,一直有涨幅,所以,风雪拜谢了! 马上就是新的一个月了,风雪跪求月票的支持,老爷手里有的话,就投给本书吧! 鞠躬~ 7017k 第(3/3)页